咨询电话:0000 - 0000 - 0000

师者秦国荣 ,《上梅广阐宫傩事》序言

作者:小编 2022-02-24 21:28:32 来源:新化房产网

编者按:新化县洋溪镇广阐坛掌坛师秦国荣先生于2022年2月19日逝世,享年94岁。他生前积极配合支持梅山文化调查研究,参与挖掘整理梅山傩文化资源,多次撰文参加梅山文化研讨活动,编著出版《上梅广阐宫傩事》。本期推发李新吾先生《师者秦国荣》一文,以表达对秦老于梅山文化研究贡献的感谢和纪念。


师者秦国荣


文/李新吾


秦国荣先生是我引以为荣的又一位忘年交。我之所以用“师者”二字来称呼他,是因为在我的词库里,只有这两个字组成的名词于他老人家最合适。韩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老先生这里所表述的,已有“师傅”和“师表”两层含义。闾胥注许慎的《说文解字》“师”字条则云“师之言帅也”,说的是“师”字的本义,从“阜”从“币”,指很多的军队;后来帅又专指军队的大首脑,师者,统帅也。这里又多了一层含义。这还只是文化人的说法。文化本身,又有雅俗之分。韩愈、许慎、闾胥都是雅人,充其量也只占了“文化”的一半;在大江之南的广大地域,占了另一半的俗人们,不论有没有“文化”,都知道所谓“师者”,指的是“师公”。师公的今义,指的是受道教影响颇深的民间巫傩文化传承者,俗称“武道士”,很保留了些古代“师之言帅”之义。而其前身,即巫觋,在韩愈、许慎之前更古老的年代,就是主管“祀与戎”两件国家大事的人。


 

而秦老先生,正是这样一位集上述多重身份于一体的长者。他的正式身份,是新化县一位退休的小学校长,社会兼职为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梅山文化研究委员会委员、新化县道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冷水江市梅山蚩尤文化研究中心民间信仰课题组组长,同时他还是新化县洋溪镇兼行师道两门教事、传承已过百年的广阐老坛的掌坛师傅。


和秦老先生相识,是在五年前,是新化县政府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办公室主任刘伟先生介绍我们认识的。其时,我正受县委委托,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陈子艾教授联手做《蚩尤与梅山关系》的调研课题。自2000年底开始,我们围绕大熊山发现的“蚩尤屋场”地名,在周边新、安、溆三县的二十来个乡镇展开地毯式调查,然后梳理所得,十分惊讶地发现,凡是与蚩尤有关的文化信息,不论是直接还是间接的,竟都无不与梅山教师公有关。2002年6月,我为此专程到北京,在北师大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的支持下,和陈老师制定了一个庞大的调研计划;回到湖南后,经县委有关领导同意,由县民宗办和文化局协助,在全县开展“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两项专题问卷调查。在负责摸底并分组带队的人选上,“民间信仰”这一块,刘主任便隆重推出了秦老先生。

 


这时候的秦老,已经是75岁高龄的老人,身材苗条而单薄,一件青灰中山装穿在身上,有点飘飘荡荡,给人以撑不起来的感觉;再加上生性沉默寡言,使人不能不对他能否胜任艰苦的调查心生疑虑。尽管这样,我还是给他安排了一条线路:县南的五个乡镇。十天后老人回来交差,我才发现,他老人家仅带了弟子曾元辉一人,竟比西、北两线四个年富力强的人完成的工作总量之和还多了一倍,质量更是不可同日而语。细询之下,老人竟还只是太远的地方才搭乘曾元辉的两轮摩托,通常则是纯靠两条腿爬山越岭,挨个村庄去跑来的。


这次调查,为我们《古梅山峒区域是蚩尤部族的世居地之一》成文的基本思路明确了轮廓,也为进一步深入查找古蚩尤部族在梅山留下的信息开阔了视野。更重要的,是凸显出了民间信仰及民俗文物在民俗学和地域文化研究方面无可替代的资料价值。为此,我和陈子艾老师曾专程到新化登门拜访;在乡下坛场,在县城宾馆,我们与秦老曾进行过多次推心置腹的交谈。而每谈一次,心头就增添一份沉重。因为每谈一次,对梅山民间信仰之独特性的认识就会更加深一层,对这种无法再生的宝贵文化遗产资源的损毁流失的痛惜也会更加深一层。特别是秦老屡屡谈到的几个法国学人十余年来对这种遗产资料的调查收集之不遗余力,我们都痛切地感受到了作为梅山子孙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师者秦国荣 ,《上梅广阐宫傩事》序言(图1)

终于有一天,在新化宾馆,我向秦老提出了这个让老人不得不勉为其难的请求:把这辈子传承和积累的民间信仰学问尽可能地写下来。这些学问,在教门中,自古以来都被视为衣食之源,历来是不轻易传授、更不可轻易外传的。但在今天,它的价值已经突破了原有的局限,已经上升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至少是一个族群共有的文化资源。作为一项公益性的文化事业,虽然不可能有谁给报酬,很少有谁提供经费,甚至连基本的物质条件都得不到保障,但也总得有人做。我想,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工作条件,为学术界,为地方,为子孙,至少保留一部可靠的民俗学和宗教学方面的资料文本。


于是秦老便开始做。这一做,就是五年。这期间,老人还应邀参与了中法合作的《湘中宗教与乡土社会》调研课题,参与了县政府承办的“中国第四届梅山文化学术研讨会”重点调研课题,参与了冷水江市梅山蚩尤文化研究中心组织的《蚩尤与梅山》调研课题。但不论是“应邀”还是没“应邀”,老人就是一直在做。我们可以想象得出那样的情景来:一位年届八旬、体弱多病的老者,由他相濡以沫的老伴“相濡”着,日复一日地眯着老眼,戴着老花镜,趴在低矮的方桌上,干瘦的指间硌着一支瘦硬的圆珠笔,颤抖着在方格稿纸上将自己毕生的心血一笔一划地写,一丝不苟地写,写了有将近三十万字。这需要多宏大的毅力?这需要多坚强的信心?这需要多顽强的生命力?


 

秦国荣编著《上梅广阐宫傩事》


当然,再丰富的想象力,都不如文本本身的实在。在秦老八十寿诞之际,这本沉甸甸的《上梅广阐宫傩事》,以其宽广的胸襟、深邃的视野、虔诚的信念和负责的精神,如一根标杆,将老人自己的人生,定在了一位令人仰止的“师者”的高度。文本本身的价值,譬如蜂蜜,柳下惠以为可用来养老,盗跖谓可用来粘门闩,仁者自见仁,智者自见智,毋庸我来置喙。我要说的,还是开篇那句略嫌自大的话:


我以有秦老这样一位忘年交为此生之荣幸!


愿老人家健康长寿!


是代序。


2007年7月16日


注:本文系作者为秦国荣编著《上梅广阐宫傩事》所做的序言。该书为秦国荣先生整理本坛的历史传承、仪式唱词和傩戏剧本,计26.5万字,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


作者简介


李新吾,1953年生,湖南新化人,冷水江市文联原主席,中国傩戏学研究会顾问,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梅山文化研究委员会主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梅山蚩尤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副主任,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客座教授。1985年起组织抢救、整理、研究梅山地域文化,已出版小说、散文和传记3种5卷,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合作)《梅山蚩尤:南楚根脉,湖湘精魂》、《师道合一:湘中梅山杨源张坛的科仪与传承》(台湾)、《家主与地主:湘中乡村的道教仪式与科仪》(香港)、《中国傩戏剧本集成:上梅山傩戏》等学术专著5种7卷,主编(合作)出版《梅山傩祭》《梅山论坛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大梅山研究》(第一、二辑)《梅山蚩尤文化研究》(三辑,内刊)等著作6种11卷。


图片


编辑:  田彦   山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