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000 - 0000 - 0000

新化那座地主宅院的命运:古今沧桑巨变!

作者:小编 2021-04-30 22:30:44 来源: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奉家镇上团村,有一座建于民国初年的宅院。

不久前,在一个细雨飘飞的初夏上午,我因参加南方卫视和新化县宣传部、旅游局联合组织的一个活动,参观了这一座宅院。

1-21043022331K95.jpg

这是一座规模宏敞、造型简洁的四合大宅。坐北朝南的宅院,大门分内外两道;两道门之间,有两米左右的距离,上方有顶;外道是类似窑洞的圆形拱门,由青砖券拱而成;内道是传统的方形宅门,门框由青石条构成,门楣上方一块青石匾额,刻着“竹园”二字。

进门站在前厅,面前是一个大大的天井(院坪),比一个篮球场还要大;四周都是抬梁式砖木结构两层房屋,屋顶覆小青瓦;四周房屋,均有回廊相通,路面铺青石条。

天井如今是水泥地面,空无一物。整座宅院,占地7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680平方米,共有房屋七十余间。这座宅院,给我的印象是,简洁但不简单,低调却不失奢华。乍一看,柱础形制说不上粗大豪华,说不上雕梁画栋,比不上苏州园林的雅致,但仔细打量,石雕、灰雕,做工相当精细,考究。


宅院得以保存至今,原因在于,它有革命纪念意义。1935年,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等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响应中央红军战略转移的决定,于当年11月19日,从桑植出发,22日抵达新化县上团乡,进行休整。当地大地主奉仕卿的这座宅院,便成了司令部临时驻地。


如今,大门外,立着两块石碑,介绍这座宅院的光荣历史;大门右侧,挂着一块白底红字的长木牌,上书“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六军团司令部旧址”。红军司令部驻扎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天,但留下的印记,却是不可磨灭的。


所谓完好保存,也只是指宅院的主体建筑和框架结构。附屋拆除不少,保存下来的部分,面目也有不小的变化。变化来自不同的历史时期。

大门拱券上方青砖石灰墙面上,浮刻着“毛主席万岁”五个老宋体大字。大门内外道之间,左右墙面各有一大块“语录牌”,红底白字,书写着“毛主席语录”。院内四周房屋,底层木板壁上,也有几块大大的语录牌。现在我只记得,其中一块写的是:“每个共产党员都应懂得这个道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正房右侧,即西侧,有个通往后院的走廊。走廊一面砖墙上,有一幅绘画作品:用毛笔勾勒出一头造型夸张的猪,左上角分两行、用黑体字写着“把生猪生猪的卫星放得更大更高”的口号。我估计,“生猪生猪”,书写者的本意是“生猪生产”,一时笔误了。走廊外,有一片平整的土地,地边有一具长长的石槽。恍惚间,我分明闻到了猪圈的味道,大群猪的哼哼声。有可能,这是大跃进年间的猪圈所在。

 

院内板壁上,除了两块语录牌,还有几条标语,因为行程匆忙,当时没有一一拍照,现在我只记得其中一条,是“修建公路,造福子孙”。白石灰,用大排笔刷上去的。何止醒目,简直耀眼!显然,这是改革开放初期,盛行“要想富,先修路”理论时期留下的巨作。

一座百年地主宅院,几经历史的风雨沧桑,侥幸保存至今。不同时期,或多或少留下了自己的印记。恩怨、是非、美丑,在这里叠置、沉淀、展示,不能不令人感慨系之。

竹园原主人奉仕卿,是大地主,据说当年是奉家山的土皇帝。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期,曾经勾结土匪对抗人民解放军。改朝换代之际,战火纷飞年代,身为一方大财主,田地宅院被占,身家性命不保,乃势所难免。历史的是非、善恶、恩怨,这里不去讨论。单是从一所宅院的建筑面貌演变看,无论是空间利用,审美观念,还是文物存废,都有值得我们认真反思的地方。鉴往知来,我们至少应该明白一个道理:胡乱改造,随手涂抹,肆意拆除,不是文明的行为,不是历史的进步。


分享到: